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龍舟節、重五節、天中節等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驅疫避瘟、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。端午節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。仲夏端午,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央,處在全年最“中正”之位,正如《易 經·乾卦》第五爻:“飛龍在天”。端午是“飛龍在天”吉祥日,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。
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, 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,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;也有紀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。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,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,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,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。端午節主要的習俗有賽龍舟、吃粽子、采草藥、掛艾草與菖蒲、拜神祭祖、放紙鳶、飲雄黃酒等,其中賽龍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,也是最有標志性的習俗。
“端午”一詞最早出現在《風土記》中:“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,俗重此日也,與夏至同。”也就是說,從這一天開始,天氣變得炎熱,毒蟲活動頻繁;蟲鼠繁殖,霍 亂、瘧 疾等瘟疫也易于流行,人們需用各種方式攘災避惡。為此,舊時過端午節會驅疫避瘟,漸漸形成插蒲草和艾葉、喝雄黃酒等節日習俗。
在新 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,愉快度過假期的同時,大家也要做好日常防護。除了戴口罩、掃碼測溫、保持社交距離、做好個人衛生外,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很重要。在端午節假期期間,我們要適當增減衣物。端午前后剛剛回暖,氣溫起伏大,地氣也在恢復中,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,切莫貪涼過早脫衣著涼。睡好覺、睡午覺。夜臥早起,最 好中午再打個盹兒,順應陽氣升。要適量戶外運動。戶外運動有助于人體陽氣、正氣的提升,《黃帝內經》中說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,正氣提升后也有助于疾病的預防。
一年一端午,一歲一安康。值此端午節來臨之際,樂信智測祝愿親愛的客戶和朋友們端午安康、日日安康!祈愿偉大的祖國山河無恙、人間皆安!